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更美好生活的反思

都市日報
P36  |   city  |   By 葉冠霖     2010-05-12

【不出門遊世博】 更美好生活的反思    

一個上海,展示兩種的都市發展模式:政府拆去浦東大片老民房舊工廠,蓋了當今的世界焦點世博園區;昔日是法租界的田子坊,十年前開始有藝術家進駐,現已成了集畫廊、咖啡館、酒吧的遊客區。城市如何發展,才能如世博口號所言:讓生活更美好? 文:葉冠霖 圖:香港電台因採訪世博到上海五天,走過世博大小展館,也在城中穿街弄巷。位於盧灣區的「田子坊」雖然只是老街窄巷,相比那些簇新的世博展館,更讓我印象深刻。

香港高鐵一役,讓大眾反思發展與保育的關係,菜園村的存亡更讓人質疑,「城市是否真的讓生活更美好?」那麼世博會的大興土木,又為上海帶來了甚麼,帶走了甚麼?

為了配合世博會的興建,上海市政府動遷了原世博會址的18,000戶居民,並安置到兩個在附近新建的安置區域:三林世博家園及浦江世博家園。其中三林世博家園,建造了住宅樓219幢,涉及四萬餘人。

居民雖有新屋住但要付代價四萬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個新建的三林世博家園,看上去居住環境確實不錯,有點像上水粉嶺那些較低密度的樓房:樓底高、落地玻璃陽台。三林世博家園居民張愛萍稱,舊居的位置現已成為了世博園內的非洲館區,她覺得新居的環境比以前好得多,但要付的費用多了,如水、電及管理費等。她還投訴地方比以前少了,買菜又不方便。

世博的興建也不是把區內所有建築物推倒重來的。例如昔日的江南造船廠,就被保留了原有的建築結構,換上了新的外觀,成為了世博展館之一的「中國船舶館」。有份參與世博提案項目的上海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梅青認為,這種形式的保育保留了城市對建築物的記憶。

但世博過後,大部分展館都會拆掉,這些保育工作的成果能否保留下來,也要看政府的決定。不過要是真的要完全拆掉,梅青也不覺得很可惜。「最重要的是過程,在這個保育過程中,已經是一種提升了。」上海之旅,除了遊世博之外,也特別到了藝術區「田子坊」一走。到訪之日,穿梭小街窄巷,在一家餐廳的對面看到一位男士,只穿小內褲,拿着一個面盆、一支沐浴液,就站在一旁洗澡。對來自城市的遊人來說,這樣的情懷可能更吸引,怪不得田子坊裏盡是遊客手中新款的數碼相機,以及記憶卡上的街巷古老風貌。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不出門遊世博》。節目全方位報道上海世博的姿彩,逢星期六下午3時至4時在香港電台第一台(FM92.6-94.4)播出,港台網站(http://www.rthk.org.hk)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